首届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方案 |
|
【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红枣网 发布日期:2008-6-19 浏览人数:16303 我来说两句>> |
|
|
首届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的指示精神,更好地保护特产品牌,推广特产品牌形象,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 有率和竞争力,推动特产行业创新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消费者购买认可度和品牌忠诚度。特由中国特产协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专家评定并通过中国特产营销网、中国特产博览网等数十家媒体决定开展“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
一、活动主题 推选地方特产 认定特产品牌 发展特产经济 弘扬民族特产
二、活动宗旨 维护和规范特产市场秩序 保护和推广特产优质品牌 促进特产商贸交流 拓宽特产营销渠道 开拓特产国际贸易
三、活动目的 保护特产品牌、推广特产品牌形象,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动特产行业创新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消费者购买认可度和品牌忠诚度 四、活动原则 科学 客观 自愿 公开 公平 公正
五、主办单位 中国特产协会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 中国特产营销网 中国特产博览网
六、承办单位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 北京康达智业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七、活动时间 首批评选活动时间为2008年4月1 8日至2008年8月8日
八、活动指定及参与媒体 详见附件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请表 下载
九、参评产品属性应具有下列特征之一 1.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 2.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及沿革轨迹和独立的文化内涵 3.能代表本土特色、在社会上拥有良好口碑的产品 4.产品具有区域优势属性、集群属性等其他特征
十、参评产品范围及申报条件 1.参评产品原产属地在中国境内 2.全国各类特产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3.参评企业拥有从事特产生产、销售等相关许可证 4.产品具有注册商标、明确标识及已完成相关的法定手续 5、产品包装符合国家要求 6、参评产品质量好、有一定产量和市场占有率 7、在过去的经营中未发生任何安全、卫生等事故 8、企业的信誉良好、信守承诺、无欺诈用户的行为
十一、参评方式 本届评选活动坚持自主、自愿的申报原则 1.企业自荐报名 2.各行业协会、主管部门推荐 3.公众推荐参评
十二、申报材料 1.参评单位需申报的材科: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报表;商标注册证或相关文件复印件;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有关证明材料(包括法人登记证书、获奖证书、有关历史文献资科等);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报表所列的附件 2.特产食品还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工厂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生产工厂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生产工厂所在地具级或县级以上卫生检验机构近期的检验报告;产品标识上标注的企业标准;国家对食品的其他检验证明
十三、申报样品 所有参评单位参评按照下列规格及数量申报:同一生产厂的同类产品,每个品种两个生产批故,每个批次6个基本包装或6个基本单位。特殊产品按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同类产品评定标准执行
十四、评选安排 本次评选活动从20 08年4月1 8日开始至2008年8月8日公布首批评选结果, 活动将分成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海选征集阶段4月18日一6月6日,组委会办公室通过各大媒体发布评选活动通知,各生产企业按通知要求以书面方式进行报名 2.侯选公布阶段 5月26日一6月20日,组委会办公室整理企业报名的情况, 在征求各有关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产生候选产品名单,进行公示,组委会办公室将在主办网站、新闻媒体上介绍候选产品,并通过报纸、信函等形式征集选票,征求公众意见 3.数据调查阶段6月16日一6月30日,组委会将委托专业市场调研机构对候选名单进行市场统计,得出科学数据 4.专家评选阶段6月23日一8月1日,参加评选的企业按要求提供参样品,由组委会专家委员进行评审 5.评选表彰阶段8月5日一8月8日,组委会办公室根据评选规则,对获评特产品牌授予“中国地方特产”、“中国特产”、“中国知名特产”品牌称号,由组委会领导颁发证书和奖牌,对获奖品牌在各大主流媒体及特产协会官方网站上进行统一公告
十五、评选方法 1.采取专家评审与公众投票、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专家评审权重比例为45%, 公众投票权重比例30%、专业调研数据资料权重比例为25% 2.专家评审采用专家会评、投票、决定的方法进行评选 3.公众投票采用报纸、杂志、网站刊登选票,由公众自由评选、通过邮寄、发短信、上网投票的形式进行投票 4.自活动启动仪式开始,组委会将委托专业市场调研机构在全国对进行参评品牌展开广泛调查,分别从不同方面得出科学数据
十六、奖励和荣誉 1.为通过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铜牌 2.所有通过评选的单位在“中国特产品牌公众知名度”排行榜上公布 3.通过评选的单位将被收入《中国特产大典》及“中国特产数据库” 4.活动结束拟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隆重颁奖典礼 5.活动后举办“首届中国品牌特产经贸展销交易会” 6.将获奖单位名单印刷成册派送到各大特产经营、贸易、卖场等单位
十七、参评须知 1.参赛单位必须是参评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销售单位 2.承办单位对邮寄过程中造成的产品损坏、遗失等概不负责 3.参评产品一律不退,由主办方自行处理 4.参评单位一经送评即表示同意遵守主舟单位制定的规则 5.主办单位保留此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十八、活动组委会 名誉顾问: 吴阶平 孙孚凌 邓兆祥 于若木 钱伟长 成思危 许嘉璐 布 赫 刘连馥 朱炳宣 于光远 王文哲 卢良恕 沈治平 杜子端 郑唤茹 岳国臣 吴 威 王 蒙 组委会主任:解艾兰 组委会副主任:陈浩然 王志刚 专家委员: 万良适 王 中 王 克 李士靖 吴炳晶 郭英胡 宝 录 田 夫 廉居科 刘国恩 周英魁 马连镇 李文祥 丛国滋 贾宏斌 陈学智 孙钱章 卢继传 王兴成 白振刚 蒋国华 徐向忱 于国厚 汪国华 华钟亮 郑 理 李永延 厉以宁 王治国 刘源张 艾 丰 郭若虚 王忠明 牛淑敏 王凤兰 杨世滨 张懿祥 王亚范 陆穗峰 等 通联部主任:胡建民 副主任: 孙 旭 于 萍 程鹏飞 夏双生 王泽祥 傅健平 陈泽刚 张浩宇 姜玉峰 赵素林 张勤涛 赵铁厚 谭永梁 周金平 丁西玉 肖定华 钟国明 解宝双 孙 伟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是面向全国开展的大型公益性活动。 参评单位不缴纳任何报名费、评审费等杂费。 时逢奥运,商机暗涌,全球瞩目中华盛地,不论是璀璨的五千年中华文化,更有物华夭宝的沿革与传承,所有这些无不触动着各国友人敏感的商机意识,势必产生巨大的中国潮,而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华物产文化无疑是关注的焦点。 欢迎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和参加。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咨询电话: 010-68021400 附件:1.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请表 2.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指定及参与媒体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请表 下载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 2008年4月18日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原发改委大院)1号楼 邮 编:100830 电 话:010-68021400 传 真:010-68010753 联系人: 电子信箱:zgtcxh@yahoo.com.cn 中国特产协会 www.zgtcxh.org.cn 附件: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指定及参与媒体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请表 下载
人民网 新浪网 雅虎网 千龙网 赣南网 东联网 衣博网 农村网 甘肃日报 名牌时报 致富快报 本溪之窗 阿里巴巴 中国食品报 刑台新闻网 宁夏特产网 海风旅行网 中越农瓷网 河北特产志 华夏能源报 七七特产网 特产中国网 河南特产网 西藏特产网 南方农村报 中国乡村网 中国经济网 新疆特产网 全球农业网 中国企业报 天下特产网 中国红枣网 中国特产网 中国农商网 佛山信息网 南粤特产网 潮汕特产网 西部特产网 营口特产网 中国林业网 中国天麻网 鼎砥特产网 山东特产网 河南特产网 宜昌天麻协会 中国消费者报 浙江土特产网 济南土特产网 好聚全特产网 新疆特产商城 海南农产品网 中国土特产网 中国食品质量报 中国特色城镇网 中国特色乡镇网 中国三农瓷讯网 中国天麻科种植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中国特色产业网 中国三农市场网 中国蛋鸡信息网 中国有机产品网 中国农资供销网 中国特色产品网 东北土特产品网 广东对点特点资讯 中国天麻食用菌网 中国特产博览网 世界客都-梅州 中国天麻产销网 中国名优特产网 中国特产营销网 世界客都·美食 我爱新疆特产网 四川旅游联盟网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云南新境-茶马e道 沈阳农村经济信息网 湖南名优持网上商城 361度呼伦贝尔特产网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申请表 下载
|
|
|
下一篇:神木万镇红枣产品招商中!!! 上一篇:神木红枣网祝你元宵节快乐 |
|
[ 关闭窗口 ] |
郑重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
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同本站联系。 联系电话:0312-303001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