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English  



 
资讯 枣业资讯 热点点击 图片新闻 | 商务 供求信息 产品展厅 | 枣价日报 红枣保健 专家答疑 本站公告
技术 虫害防治 种植栽培 加工技术 | 旅游 景点推荐 精品路线 | 红枣论坛 红枣文化 行业标准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枣加工技术 > 正文
其他区域:首页
  
鲜食枣的保鲜贮藏关键技术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0-2-12  浏览人数:9178  我来说两句>>  
 
  1.选用耐藏性品种

  我国栽培的鲜食品种极多,贮藏性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中熟品种耐贮性差,不适宜进行长期贮存,宜随采随销,避免损失。而对一些晚熟品种,如冬、雪等可以通过贮存,延长市场销售时间和抓市场空档销售,提高售价,增加收入。一般晚熟品种,常温自然条件下可贮存5~7天。提高科学管理、低温等条件下,有的品种(如薛城冬、沾化冬)保鲜期可达九月以上。

  2.采前管理

  (1)减少农药污染: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用低浓度进行防治病虫害,一般对有限制农药每年只能使用一次,在采果前20天应停止使用,以保证果品中无农药残留,或虽有少量残留但不超标。

  (2)抑制乙烯代谢:果实乙烯的产生有蛋氨酸途径参与。果随果实的成熟,果内乙烯浓度和呼吸强度均有一小峰出现,果实在白熟期对乙烯比较敏感,在着色成熟后对乙烯不敏感。因此,适时利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OA(氨氧乙酸)、AVG(氨氧乙烯基甘氨酸),有利于增强鲜果的耐贮性。

  (3)增加果实硬度:钙质可与果体细胞中胶层的果胶酸形成果胶酸钙,对维持果实硬度、调节组织呼吸及推迟衰老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采前半个月对树冠及果喷洒0.2%氯化钙溶液,可增强果的钙素含量,果实耐贮性也显著提高。

  3.成熟与采摘

  (1)鲜食果的成熟度与果皮蜡质膜、角质膜增厚,透气性减弱幅度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呼吸商增高形成无氧呼吸造成乙醇发酵使果成熟衰老。因此,一般要求进行贮藏的鲜,应于微红期采收。 (2)采收时保留果柄,是提高鲜耐贮性的重要措施。据对冬的保鲜试验证明,不带果柄的冬失水萎蔫快,梗洼处易霉烂,耐贮性大为降低。因此,需要进行贮藏的鲜,强调带果柄采摘。

  4.贮前预冷

  鲜果保鲜链的前置环节是预冷处理,这是保证果鲜活品质的前提,目的是快速散去大量的田间热,减少入贮的冷负荷。另外,预冷处理,还可避免因立即进入冷贮状态而容易出现的冷害现象。果采收后短期内预冷至3~5℃,可适当抑制果的生理活动,是防治果肉褐变和软化的有效方法。

  5.科学贮藏

  在诸多贮藏办法中,以气调贮藏效果最佳,且出库后货架期鲜活保持力较强。

  (1)贮藏温、湿度条件:贮藏温、湿度是影响果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采取温度为0~1℃,相对湿度为90%~95%为宜,贮后果实的硬度及脱氧合酶活性变化平稳,口感良好,其风味得到保持。

  (2)气体条件:气调贮藏,高二氧化碳,可引起果实中毒或发生无氧呼吸,加速鲜软化褐变。适宜的气体指标应为二氧化碳2%~4%,氧气3%~6%。

  (3)辅助措施:保鲜包装与药物处理是保鲜必要的辅助措施,保鲜包装、保鲜剂处理与低温配合可获得理想效果。如PVC打孔袋包装、氯化钙溶液处理等,都是鲜食果贮藏中有效的保鲜措施。
下一篇:大红枣露的加工技术
上一篇:菊花枣酒生产技术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我来说两句

 

 
[ 关闭窗口 ]
郑重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
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同本站联系。 联系电话:0312-3030010
 
 
 
  推荐企业  
·新郑市康达枣业有限公司
·攀枝花市银江安国枣业有限公司
·中国枣业信息传媒中心
·山东枣源食品有限公司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氏枣业有限公司
·兴县盛源枣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献县红枣研究会
·新郑红枣专卖
  推荐文章  
·最新阜平大枣价格[1-21]
·河北部分地区最新红枣价格[0
·全国部分地区最新红枣价格[0
·三十八团引进400名山西枣树
·女子将5万钞票撕成碎片续:丈
·老百姓对“吃枣”的几个严重误
·鲜枣提前上市 5元一斤价格相
·清涧:红枣烤炉的“黄金效益”
·金秋晒枣忙
·700年百年古枣树新疆安家
·昆明晋宁县30亩山西梨枣上市
·沙井镇召开“枣小食心虫综合防
·大荔县朝邑镇帮发展大棚冬枣3
·中国大枣之乡—孙家湾
·鲜食枣的保鲜贮藏关键技术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网 | 网站地图 | 广告发布 | 枣品展示 | 枣类图库 | 本站公告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红枣网 2006-2013  技术支持:中国枣研究中心 保定市金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312—3377660 3030010  电子信箱:
在线客服QQ:277568377   在线MSN: hongzaowa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