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English  



 
资讯 枣业资讯 热点点击 图片新闻 | 商务 供求信息 产品展厅 | 枣价日报 红枣保健 专家答疑 本站公告
技术 虫害防治 种植栽培 加工技术 | 旅游 景点推荐 精品路线 | 红枣论坛 红枣文化 行业标准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社会热点点击 > 正文
其他区域:首页
  
黄河岸边千年枣林
  】   来源: 华商报(西安) 发布日期:2014-10-11  浏览人数:12135  我来说两句>>  
 
   泥河沟村村民说,只有听到黄河涛声的才是最好的,这里的被称为滩
    75岁的高治国为了找到一处晾晒红的地方,冒险爬到大桥下的桥墩处
    经专家考证,这棵树已有1300多年树龄,树高8.3米,树干周长3.03米,冠幅13.4米,3个成年人围着才能抱住
    红成熟季节,几场淋雨让红开裂霉变,产量受到影响
    有上百年历史的戏楼,至今仍是村民主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89岁的武爱雄捧着父亲武开章的遗像,他被村民戏称为“官二代”
    泥河沟村被专家认定为是的重要起源地和栽培中心,园内有上千年的
    更多精彩请关注华商影像

  泥河沟村,是佳县黄河岸边的古村落,这里有一片孕育了千年的园。泥河沟村不同于一般黄河岸边的村落,三面环山,围成的村落可谓黄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

  2011年,泥河沟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被树专家认定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起源地和栽培中心。因为这里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树林,也是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最早种植树的鲜活证据。

  今年4月28日至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议上,佳县古园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树活化石枝繁叶茂

  9月28日,泥河沟村漫山遍野红飘香,村民们围坐在古树下拉着家常,说着今年各家树的收成。他们身后就是被称为“树王”的树,已有1300多年树龄。

  此树是为几代村民的传家之宝,至今每年产百余斤,被誉为树的活化石而收入《中国树志》。这棵“树王”位于古园较为中心的位置,61岁的村民武稳寿说,他是在这棵树上玩大的,总感觉树似乎一直就是那么高,那么粗。“以前总看到爷爷和父亲给这棵树打药、施肥、修剪,而现在每个春天,我也做着父辈们的活。”武稳寿说,树王的,个头小,形长,较甜,且熟得早。

  古园内树干周长在2米以上的树还有30株,在1.5米以上的还有106株。此外,就在泥河沟村附近的几个村子里,还散落着几处古树群落。

  是村民的“救命粮”

  树是泥河沟村民的命根子,村民大部分经济来源于此。据该村武主任介绍,泥河沟村有140余户800多位村民,一年的收成100多万斤,近200万元的收入,每家每户红的收入数千元。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教授孙庆忠,曾特意到泥河沟村调查了8天,他们发现,红不仅仅是当地农民的经济来源,这里土地稀薄,小米、高粱等农作物产量极低,在过去发生灾荒后粮食严重短缺的年月里,被称为“铁杆庄稼”的树刚结果子便可以吃,它曾经帮助无数村民熬过饥荒。

  在泥河沟还有“一日吃十,医生不用找”的说法。现代医学分析表明,泥河沟古果中多糖等功能成分明显高于其它。有人统计过,古代中医配方,有50%、60%的要用到是最常见的药引子,它有调和作用。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佳县的油还消灭过当地发生的一场瘟疫。于是,才有北京《同仁堂志》中留下“葭州大红,入药医百病”的记载。

  树下的古村落


  泥河沟村自古就是老渡口,相对于周边山上的村子显得繁华。上百年的石窑洞依山而建,传承几代人的木雕门楼保存完好,历经百年的老戏楼如今还是村民文化活动主要场所。榆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曾创建和领导了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在陕北建立根据地做出贡献的老革命武开章,就是泥河沟村人,他的大儿子武爱雄今年89岁,至今仍生活在这里,他的生活也并未因父亲官至山东省委书记而改变。

  在黄河上划了一辈子船的老艄公武占都,见证了当年泥河沟老渡口从繁华到消失的过程。据武占都讲,他从1962年拉船干起,一直到当上艄公,在黄河上行了30年船。当年陕北粮食少,老百姓都要用到对岸的山西换粮食,到上游的府谷县换煤烧,他的船上运得最多的就是大。当年泥河沟渡口每天往来的客商不断,村民也相对富裕。后来随着黄河大桥的建成,摆渡从1994年开始停止。目前,他唯一保留的是一本1988年榆林地区行署颁发的船员证书。(来源:华商报)
下一篇:新疆且末“红色产业”成农民增收致富“金饽饽”
上一篇:小泊头镇马牙枣基地发展到200亩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我来说两句

 

 
[ 关闭窗口 ]
郑重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
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同本站联系。 联系电话:0312-3030010
 
 
 
  推荐企业  
·新郑市康达枣业有限公司
·攀枝花市银江安国枣业有限公司
·中国枣业信息传媒中心
·山东枣源食品有限公司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氏枣业有限公司
·兴县盛源枣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献县红枣研究会
·新郑红枣专卖
  推荐文章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3-2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3-9
·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1-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7-8
· 河北省部分地区红枣价格[0
· 全国部分地区大枣价格[
· 全国部分地区大枣价格[0
·全国部分地区大枣价格[9-0
· 河北省部分地区红枣价格[9
·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9-
· 河北省部分地区红枣价格[9
·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9-
· 河北省部分地区红枣价格[
·全国部分地区红枣价格[9-0
· 河北省部分地区红枣价格[9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网 | 网站地图 | 广告发布 | 枣品展示 | 枣类图库 | 本站公告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红枣网 2006-2015  技术支持:中国枣研究中心 保定市金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312—3377660 3030010  电子信箱:
在线客服QQ:277568377   在线MSN: hongzaowa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