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红枣凝深情——曹靖华和鲁迅的故事 |
|
【大 中 小】 来源:大河报 发布日期:2009-8-30 浏览人数:6332 我来说两句>> |
|
|
曹靖华(1897~1987),河南卢氏人,鲁迅的挚友,享有盛誉的作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是“五四”以来我国译介苏联革命文学的先驱者,他翻译的《铁流》和鲁迅翻译的《毁灭》等作品,在大夜弥天、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曾鼓舞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曹靖华和鲁迅因共同介绍苏联文学,更因政见相同,彼此书信往来频繁,相互尊重、关心,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谊,在中国文坛早已传为佳话。
1933年年底,当时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的曹靖华,专程赴上海探望鲁迅。在带给鲁迅的礼物中,除了几盒北京特产外,还有一口袋黄灿灿的小米。小米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在曹靖华的故乡,当时人们把它当做细粮,平时舍不得吃,多给病人或产妇食用,算是高级保健品了。
两位亲密朋友见面,十分兴奋。当鲁迅见到曹靖华带来的小米时,不禁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曹靖华笑着说:“我从《两地书》上看到的。”鲁迅非常感激朋友的诚挚情怀,就把这些小米分送给茅盾和友人内山完造、其三弟周建人。
曹靖华回北京后不久,闻知鲁迅由于工作和写作过度劳累,身体日渐虚弱,后来竟生病卧床。曹靖华十分着急,除多次写信给鲁迅叮嘱他要保重身体外,还想方设法寻找滋补食品寄给鲁迅。
曹靖华首先想到的是家乡的特产红枣和猴头。“枣不但味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开胃、健脾、润肺、补肝、益气、壮神及其他医疗作用”。而产于其家乡的“灵宝大枣”更有“枣王”之美誉,“它皮薄、肉厚、果大、核小、汁多、味甜、清香可口”。而“营养丰富,色美味香”、“连模样儿也极逗人爱”的猴头,则是地道的珍贵补品。尽管当时曹靖华家乡不通汽车,交通极为不便,但他仍然想办法多次给鲁迅寄(或捎)去红枣、猴头和小米。
鲁迅对曹靖华千里之外寄去的食品既高兴又感激,他收到寄赠后复信说:“红枣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及,羊肚亦作汤吃过,甚鲜。猴头闻似未闻,诚为珍品,拟俟有客时食之。”
对于病中的鲁迅来说,这些珍贵的食品,给他在精神上是多么大的慰藉啊! |
|
|
下一篇:"早生贵子"的典故 上一篇:吃巧巧饭: 三种饺子 吃到枣的早婚 |
|
[ 关闭窗口 ] |
郑重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
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同本站联系。 联系电话:0312-303001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