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生贵子"的典故 |
|
【大 中 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09-9-7 浏览人数:7282 我来说两句>> |
|
|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郑州南郊有一个大沙岗,方圆数十里是黄沙弥漫,荒无人烟,致使这块贫穷的土地不知延续了多少年。
突然有一年的春天,不知从何方来了一对年轻夫妇,男的肩扛工具,手拿装着花生果儿的袋子,女的则双手抱着一捆枣树树苗。他们早出晚归,先是栽上枣树,然后又在树的行间种上花生,他们一边栽种、一边还大声唱着歌谣:“花生果儿圆又圆,小红枣儿甜又甜。秋后花生一串串,七月十五枣红圆。桃树三年杏四年,枣树当年就还钱……(即挂果儿的意思)
一场春雨过后,枣树发芽了,花生苗儿长高了,沙岗上一片绿地。不到一年时间,这里就搬迁来了十几户人家,他们学着栽枣树、种花生,年年风调雨顺,家家生活安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对夫妇的儿子就要结婚成亲,大喜日子那天,乡亲们纷纷送礼祝贺,唯独一对白发老人夫妇送来了一份特别礼物--------一只紫红枣木箱柜。有人问箱柜里装的什么?老人笑道:“闹洞房之时,打开一看便知。”
到了晚上,人们催促新郎新娘打开箱柜,只见里面四角放着红枣核花生,中间放着两双枣木筷子。人们一看就要新郎新娘夹起红枣核花生给对方吃下。这时,大家笑着齐声喊道:“'枣'生贵子!”第二年,小媳妇果然生下一对白胖大小子。
从此以后,凡是结婚的新房内,必放红枣和花生的习俗流传至今,那首歌谣如今在许多地方还广为传唱着。 |
|
|
下一篇:京城古枣树 上一篇:小米红枣凝深情——曹靖华和鲁迅的故事 |
|
[ 关闭窗口 ] |
郑重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
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同本站联系。 联系电话:0312-3030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