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枣网 首届中国枣业会
首页 供求信息 产品展厅 企业名录 新闻资讯 枣乡风情游 红枣产区 红枣文化 红枣技术  English 枣业论坛
免费注册 | 登陆 | 本站公告 | 枣知道枣知道 | 枣知道联盟 | 枣价日报 | 枣业专家 | 红枣保健  
热点点击
·“山寨春晚”:草根挑战者们的
·中国海军报高调报道护航任务直
·奶粉事件中——30万患儿将获
·修订《防震减灾法》吸纳汶川地
·中国赴索马里舰艇编队只护航无
·腾讯告离职员工案今开庭激辩3
·三鹿破产清算 三元还是唯一买
·支付宝对大额交易用户收费 万
·网友发帖称莫忘医圣发明 力挺
·擅做主张造成3.352亿元巨
·受伤中国工程人员被转移到伊斯
·饭岛爱死于东京家中 萧蔷称好
·范跑跑北京上岗
·新浪13亿美元收购分众
·社会保险法草案二审稿:养老保
·中国海军出征索马里 将于26
·国务院: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
·中国电信189正式放号 尚冰
推荐文章
·江南冬枣园扬帆启航
·干枣大批上市
·冬季农五师八十一团“色”宜人
·太谷县象谷枣香村销售额突破1
·台湾金苹枣畅销大陆各大城市
·山东无棣:“反季节”冬枣销路
·二师三十三团荒滩成了职工致富
·郭西贵:自学成才的枣树专家
·深秋京郊 冬枣采摘正当时(图
·陕西神木万镇黄河滩大红枣招商
·陕西神木万镇沙坪寺红枣大卖了
·神木万镇沙坪寺村大红收丰收了
·朝阳县把大枣经营管理作为农村
·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是打通 内
·连绵阴雨天气使陕西佳县红枣受
·神木万镇红枣产品招商中!!!
·万镇红枣产业大发展
·万镇依托红枣资源 推出枣乡“
四川省三台县被授予“中国米枣之乡”称号
】   来源:糖酒快讯 发布日期:2008-12-28  浏览人数:23  我来说两句>>  
   “中国米之乡”誉名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首都北京鸿坤大酒店举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向四川省三台县授予“中国米之乡”荣誉证书和牌匾,并正式宣布命名三台为“中国米之乡”。

  四川省三台县种植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是按传统的栽培模式种植的;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三台县委、县政府将米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产业加以打造。

  一是制订发展规划,狠抓宣传动员。利用相关会议对发展米的意义和前景进行讲解、阐述和引导,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专版和制作专题片进行深入宣传,使米的优势和前景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二是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推行标准化种植。长期以来,米树放任生长,管理粗放,致使米品种混杂,品质退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加大科研、推广力度,从1993年起,绵阳市林科所和三台县林业局联合开展了“米资源调查、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研究,1998年被绵阳市科委列为第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绵阳市林科所、三台县林业局又组织了“树优良品种崭山米品质分析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其成果通过了省林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获得绵阳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另一方面,制订无公害米生产标准,推行标准化种植,2005年,被四川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后,全县的崭山米发展,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规定》,并参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利用各种培训和科技三下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依托公安、工商、质监、农资等部门,联合整治和打击经营农资的违法行为,实行统一管理用肥、用药,从而保障了米的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三是组建米协会,打造米品牌。为保证崭山米品质,扩大销路,2004年申请注册了“崭山米”商标,建立崭山米专业技术协会,协会通过对崭山米实行“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品种培育,统一分级包装”的运作模式,产品在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受到广大消费者好评,产品供不应求。通过行政、技术、市场、资金引导等多种措施,使崭山米由资源型向商品型,由分散型向规模型,由粗放型向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转变。四是建立示范基地,引导规模发展。从1999年开始,依托国家长防林工程,小型公益林建设工程,以及国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崭山米发展力度,引导米产业规模发展,到2007年,全县米面积由1998年的不足1000亩达到了20000余亩,产量达到1300万公斤,收入5000多万元。米产业基地示范村永新镇崭山村种植米2700余亩,产米648万公斤,米收入达2520万元,全村今年人均纯收入可达7400元,其中米收入就达6880元,占纯收入的93%。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我来说两句

 

 
 
下一篇:走出“东方红”故乡 陕北佳县红枣亮相北京
上一篇:"2008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揭晓
[ 关闭窗口 ]
郑重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枣网 ”。
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同本站联系。 联系电话:0312-3030010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网 | 网站地图 | 广告发布 | 枣品展示 | 枣类图库 | 本站公告 | 免责申明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红枣网 2006-2008  技术支持:中国枣研究中心 保定市金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312—3377660 3030010  电子信箱:  810740935请点击这里与我联系 在线MSN: hongzaowang@hotmail.com